综合新闻

您的位置: 首页 >新闻中心>新闻网>综合新闻>详细内容

我校开展2025年受奖助学生资助育人研学活动

来源: 作者: 编审: 发布时间:2025-07-15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分享到:

新闻网消息(文/党委学生工作部、学生工作处 李莉 朱江  图/党委学生工作部、学生工作处 李莉 朱江 程志媛、汽车工程学院 龚有伟 蓝黄辉、环境与食品工程学院 张俊、艺术学院 张世旺 张明新)为深化资助育人实效,引导受助学生传承红色基因、筑牢理想信念,2025年7月11日至13日,学校组织50名受奖助学生代表分别奔赴广西百色市与广西桂林全州县,开展暑期“行红色足迹 筑青春梦想”资助育人研学活动。同学们循着革命先辈足迹,在沉浸式学习中感悟信仰力量,于文化传承中体悟红色精神,在实践服务中厚植家国情怀。通过沉浸式红色教育与民族文化体验,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大课。

百色征程:追寻起义星火,感悟初心如磐

百色研学队伍共20名受奖助学生和2名带队老师赴百色右江区、田东县、东兰县等革命老区,开展现场教学、模拟教学、互动教学等系列实践教育。活动中,同学们前往百色起义纪念馆,重温革命历史,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;徒步红军桥、瞻仰英雄雕塑园、向百色起义纪念碑敬献花圈;走进百色田东县百谷红军村,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倾听红军后人讲红军故事、唱红歌,化身志愿者慰问红军后人、帮扶村中老人,将感恩之心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;在百色田东县,同学们模拟召开右江地区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,直观地感受革命时期先辈们的智慧与勇气;最后来到东兰县,先后探访韦拔群故居、列宁岩、魁星楼等红色旧址,感受早期党组织的奋斗历程。

贸易与旅游管理学院吴鸿同学表示“作为一名受助学生,在红军村我主动教留守在村里的老人使用智能手机,这种‘授人以渔’的感觉真好。我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去帮助别人,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。”环境与食品工程学院张文会同学说“在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的过程中,仿佛感受到历史烽烟再现眼前。革命精神震撼心灵,激励我们更加坚定信仰,砥砺前行,为新时代贡献青春力量。”

湘江追忆:铭记血火征程,砥砺奋进之志

桂林全州研学队伍共30名受奖助学生和2名带队老师赴桂林全州县和兴安县,开展现场教学、红色体验教学、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教学等系列实践教育。研学活动中,同学们来到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,深刻感受红军艰苦奋斗,不畏牺牲的可贵精神;前往脚山铺阻击战遗址(凭吊广场)庄严列队,敬献花篮,缅怀革命先烈,赓续红色血脉;前往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,实地参观建设中的美丽乡村,感受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显著成效,激励新一代青年学子汲取力量、接续奋斗;重走红军路-湘桂古道,感受红军不怕困难、顽强坚毅的长征精神;最后,开展湘江战役实景教学,让同学们在实践中体会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,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。

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卢冰霞同学泪眼婆娑诉说到:“我是靠国家助学贷款走进大学的。看到湘江战役纪念馆里这顶带弹孔的军帽,我突然懂了,当年的红军用生命为我们‘助学’,今天我用知识走他们的未竟之路。”汽车工程学院李敏榕同学表示“在重走湘桂古道时,我发现自己的徒步里程恰与助学金额度相同。每一步都像是国家和学校在托举着我前进。”

非遗传承:指尖感悟匠心,感恩赓续薪火

本次研学特别融入非遗文化微课堂,让同学们通过亲身体验,将红色精神与民族文化、感恩情怀深度融合。

百色研学队伍的同学们沉浸于壮族传统非遗项目“麽乜(mō miē)”的制作。这承载着壮乡人民对平安吉祥深切祈愿的香囊绣球,其“守护”的核心寓意,与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、人民解放而舍生忘死、守护家国的精神内核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强烈共鸣。同学们屏息凝神,一针一线都倾注着深情:指尖穿梭间,不仅是在缝制色彩艳丽、造型古朴的麽乜,更是将课堂中感悟到的“百色起义”精神——那份对光明未来的执着信念、那份为理想甘于奉献的坚韧意志,细细编织其中。

全州研学队伍的同学们则体验了非遗竹编画制作。在编织过程中,大家不仅惊叹于匠人的精湛技艺,更体会到如同革命先辈和当代建设者一样,需要耐心、专注与持之以恒的“匠心”,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。一幅幅亲手编织的竹编画,成为连接革命历史、乡村振兴与青春感恩的独特文化印记。

非遗体验不仅让同学们领略了民族文化的魅力,更引导他们将受助的感恩之心,转化为传承红色基因、守护文化根脉的内在动力和实际行动。

本次研学以红色资源为鲜活教材,以民族团结为深厚底色,以非遗文化为情感纽带,为受助学生搭建了立体化的成长平台。同学们在革命旧址中触摸历史脉动,在非遗传承中感悟精神内涵,在服务奉献中践行初心使命。学校将持续深化资助育人内涵,引导青年学子将红色基因与感恩情怀转化为奋进力量,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。


13396954779311915缅怀革命先烈 

13396956727613915 非遗竹编画制作展示

微信图片_20250715085329 壮族传统非遗项目“麽乜”的制作展示

微信图片_20250715085324 在红军村与留守在村里的老人交谈

部门网站审核:一审 莫丽娜、二审 蓝杜骞、三审 陈月明

 学校网站审核:初审 党委宣传部 陈晨、终审 党委宣传部 罗世华

×

用户登录